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

讓中風康復者重提腳步


足下垂,又稱「拖腳」或「垂足」,意即足部不能自主背伸,大多數是由中樞神經系統毛病引致,如中風、大腦麻痺、腦部創傷性受損、脊髓受損和多發性硬化等。

足下垂除影響下肢活動外,亦會引起患者一連串代償性動作,包括環狀步態(打圈拖行)、提起患側的盤骨、對側足部過分提起,引起不平衡的步態。足科矯形師李家偉說:「這些都是低質素的步行。久而久之,會減低患者步行意欲,促使不常用的肌肉萎縮,患者走路時更覺吃力,最後無奈放棄走路。這些情況在我接觸的病人中屢見不鮮。」

此外,病人的心理影響亦不容忽視。當患者步履不穩,步態有別於人,更甚者或需以輪椅代步,他們的社交及日常活動必然受限。面對健康及環境突變、恐變傷殘人士,既擔心自理能力再轉差,又怕增加家人擔子,可說是身心疲憊。

真實個案︰電刺激器解除中風後「拖腳」困
陳先生,五十多歲,2011年因腦內發現腫瘤,要接受複雜的腦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時間長達十二小時。手術成功,然而陳先生不幸於手術期間中風。中風後,不論說話能力、手部動作的靈敏度,以步行能力均大受影響,住院一年。間接受長期的復康治療,出院後仍不斷進行物理治療,以改善其步行能力。

雖然陳先生很努力復康治療,平常亦勤於練習,做足治療師建議的運動,但往後的活動情況已改善不大。「雖然用杖仍可走路,但每行一步都很費勁,不十分鐘已休息,對我生活影最大。」

2014年初,他嘗試使用專利功能性電刺激WalkAide)。WalkAide可幫助足下垂患者於步行時適時提起足部,減低走路時疲累,步行更安全,提升步速。

使用電子腳托後,陳先生比之前可多走幾倍的路。「戴著WalkAide時,沒有拖腳起步時不再要拗提起右腳,走路輕鬆多。最重要就是每行一步都比以前穩定,不再怕會扭傷,得更快。」

具功能性的電刺激最能改善「足下垂
李家偉表示,現時公立醫院用於矯正足下垂的傳統方法都是以足踝矯形支具(Ankle Foot Orthoses,簡稱AFO或腳托)為主。腳托有現成和度身訂造的,經醫生轉介後,醫院內的義肢矯形師會為病人配置合適的矯形支具;另一種是功能性電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簡稱FES),是以電流刺激神經使足踝背伸,提腳走路。

一、腳托(AFO
腳托的物料大多數為聚丙烯膠所製造,利用三點壓力原理,將足踝維持於中立位置(即小腿和足底呈90度角),覆蓋小腿至足底,提供足夠的內外側支持。

由於是膠製產品,穿戴時會感侷促,容易敏感。穿戴後除予人「傷殘」的感覺走路時步態不自然,且穿大一點的包跟鞋外,最重要的是那是被動的改善方法,沒有半點治療效用。

二、功能性電刺激(FES
上世紀六十年代Dr. W. T. Liberson發明了FES技術去刺激腓總神經(在小腿外側的一條神經),使足踝背伸。經過多年來的技術改良,至本世紀初,相關技術已相當成熟,應用亦隨之普及。

傳統FES是利用足跟壓力感應器作感應。當足底感應器受壓時,儀器就停止釋放電流,腳掌觸地;當感應器不受壓時,儀器就會釋放電流,激小腿外側的肌肉,背伸足部。FESAFO相比,前者除了能輔助走路外,尚有治療功效。以電流刺激腓總神經和肌肉改善拖腳問題,比以AFO的治療主動得多。當然,FES較昂貴。

然而,傳統的FES需配置包跟鞋子,以藏著足跟感應器。除連接足跟感應器和小腿腓總神經位置的電線會外露,某些品牌甚至需要多配置一個遙控組件連接。

功能性電刺激一直沿用多年,安全有效且無副作用。本港醫院亦常用FES於訓練病人回復肌力,改善協調和活動能力,恢復功能(如用匙羹吃飯或走路等動作),當中不乏脊柱損傷或中風患者。

以中風患者為例,中風後首三至六個月為康復進度最快之「黃金期」,通過復康治療能獲得最大治療效果,早治療可減低未來殘障的程度。

無線功能電刺激器 方便赤腳使用
Walkaide這種無線的功能性電為新一代的FES。它沒有外露的電線,不需要穿鞋,因此患者能赤腳使用這種儀器,甚至可以在沙灘走動。

此機有專利設計的速度和角度感應,偵測小腿步行時的角度,適時釋放電流激小腿的肌肉,足部能適時背伸。

「每個人走路態不一,因此病人首次約見及試用WalkAide時,需時四十五分鐘,用以評估下肢關節的活動幅度和肌肉的僵硬度。試用,會遇到不少問題,如電流不足以背伸腳部、電的時間長短和電極貼擺放的位置等,這些都是需要仔細調校的。機身上只有力度大小可以調校,其他個人化參數都在軟件中調校。」李家偉續說。病人決定選擇使用此機後,建議定期回診所覆診,跟進遇到的問題及再做測試比對之前的步態。

參考資料:
1.      Everaert DG, et al. Does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 for foot drop strengthen corticospinal connections?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0 Feb;24(2):168-77
2.      Stein RB, et al. A multicenter trial of a foot drop stimulator controlled by a tilt sensor.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06 Sep;20(3):371-9
3.      Stein RB, et al. Long-term therapeutic and orthotic effects of a foot drop stimulator on walking performance in progressive and non-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0 Feb; 24(2):152-67

摘錄自《頑症不藥而癒》第七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