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

家宅男女之揀邊科:電暖毯忌摺 37℃瞓得冧

家宅男女之揀邊科:電暖毯忌摺 37℃瞓得冧

寒冬有老公「暖床」係好溫馨,但又點及電暖毯暖得快捷方便,然而安全性往往令消費者卻步。其實,只要逛逛本地大型百貨,不難發現電暖毯來來去去幾個品牌,正因為要通過安全測試唔易,這些已取得認證的品牌品質多可信賴,要擔心的,反而是不正確使用,損壞產品帶來危險。

重點逐個 Check!
1.溫度 37℃最舒適

電暖毯畢竟是電子用品,使用時間長又貼身,安全至為重要!電暖毯溫度不宜過高,長時間使用的話,不宜超過37℃,尤其是長者對溫度反應較不敏感,很易在不 知不覺中灼傷。而即使在非正常操作下(如摺叠使用)引致電暖毯失靈,品質優良的產品,其溫度亦不會超過60℃這上限,否則會增加灼傷風險。過去消委會便曾 測試坊間一些在大陸購入的品牌,在0℃至15℃的低室溫下調校至最低溫使用,竟仍量得50℃高溫,故意摺叠使用下更升溫至超標的145℃!因此,選購時可 留意產品可有標明發熱溫度,而備有多段式溫度調校的,彈性亦較大。

2.質料 棉質可機洗

電暖毯質料多為羊毛及棉,羊毛較柔軟,不過就不適合皮膚易敏感人士。此外,羊毛要手洗,需較長時間晾乾,棉質多可放洗衣機以一般清洗程序洗淨,亦較快乾 透。不過要留意市面部份產品並不是全天然羊毛製,多有混棉,購買時可認清標籤。

3.輻射 少過1%安全

美國密歇根州韋恩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婦女使用電暖毯患子宮癌的風險較沒有使用的婦女高15%,原因是電暖毯會發出磁場輻射。消委會曾根據國際非電離輻射 保護委員會、電暖毯輻射量不能超過1%的指引進行測試,發現所有樣本包括內地品牌的輻射量都遠低於標準,所以用家不必過份恐慌。

4.保養 捲起收藏壽命長

保養方面,即使電線為可脫式產品,放洗衣機洗時亦不應過份屈曲;不可機洗的,用乾或微濕的布抹淨即可。另外,除非有獨立又堅固的儲物箱保護,收納時應避免 對摺,捲起就能減低對發熱線的傷害。也要經常檢查產品有否損壞,例如過熱時表面會有焦痕;而不使用時,關掉電源之餘更應從電源插座拔出插頭,因為失靈的電 暖毯有機會在關掉電源後繼續發熱。最後,也不要拖拉電源線及將電線放上電暖毯的發熱部份。

5.使用 忌摺及上鋪床單

其實電暖毯可分為鋪在床上的 Under-blanket及可當被使用的 Over-blanket,後者在港並不流行。消委會指, Under-blanket式電暖毯不要用於活動式床鋪如摺床上,以免失穩引發危險,亦不應摺叠使用以免損及內部發熱線。因怕弄污而在電暖毯上鋪床單才使 用亦不可,易產生過熱問題而損害電暖毯。若不夠暖,可外加被鋪,勿與暖水袋一起使用,以免漏水而引發漏電。一般電暖毯均須預熱45分鐘才可使用,若覺得床 鋪溫度已足夠,不妨在睡前拔掉電源,也就更加安全。
有多段式溫度調校的產品,彃性較大,可配合不同體質的用家
棉質電暖墊拆電線後可機洗,亦較快乾透
收納時,捲曲較對摺能減低電暖墊內部發熱線的傷害
德國Sanitas電暖墊:
全歐洲製造
通過CE安全檢定
可機洗
2年保養

暖墊詳情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category&path=0_77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

冬天皮膚乾憎憎 潤膚止痕要識揀


冬天天氣乾燥,濕度下降,肌膚容易又乾又痕,本身皮膚偏乾、患有濕疹,以及有牛皮癬的患者,肌膚問題容易惡化,因此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做足預防借施。冬天 皮膚鎖水能力較夏天差,最有效的潤膚方法是要多塗潤膚乳,為肌膚保濕,大部分女士都懂得護膚,但男士卻往往忽略塗潤膚霜的重要性。另外長者由於油脂分泌較 少,肌膚特別易感乾燥,也須更為重保濕。

選舉真正滋潤的潤膚產品
人體表皮有天然的油脂層保護,避免皮膚受損及水份流失。惟天氣乾燥及過度洗手,加上年齡增長,均是引致油脂層變薄及流失的原因,令皮膚變乾及有裂縫。但如果你使用潤膚產品後,很快又感到皮膚乾燥或癢痕,即代表產品的滋潤及保濕不足,或要增加塗抹的份量。若用後感不舒適,如覺得產品太黏稠,甚至長出暗瘡,顯示產品不適合,可能閉塞毛孔,要轉用其他產品。

女士至愛: 潤膚產品愈香愈好?
潤膚產品的味道與滋潤度一般無直接關係,如水果味及香薰味等多為添加化合物,摻入越多,皮膚敏感風險越高,現無研究證實橄欖味、蜜糖味等香味產品特別護 膚,市民勿盲目相信,宜選擇無色無味潤膚產品。市面上愈來愈多潤膚產品專為改善皮膚乾燥而設計,含有保濕劑,於角質層保留更多水分,有效即時及持久保濕; 同時有助改變角質層的層狀脂質結構,改善其屏障功能,而已酸鹼值為pH5.5-6.5,與皮膚相近,不傷皮膚亦不易引起過敏反應,消費者大可放心使用。

潤膚小貼士:
在皮膚半濕狀態塗潤膚產品效果最好,有助潤膚成份更貼服於油脂層上,發揮持久護膚作用。建議洗澡後,半抹乾身體,然後即時塗上潤膚品。

(產品推介: 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2Fproduct&path=0_144&product_id=400#.VIpdVXv9Sqk)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不再仰望的世界 - 談「站立」對傷殘人士的重要性

不再仰望的世界 - 談「站立」對傷殘人士的重要性

「坐在輪椅上跟別人交談要仰望,出街好像被包圍,人多時望遠一點也不能,我的世界好像比別人低一等,非必要也不想出街,結果人慢慢變得失去自信…」 曾遇上交通意外、三年前開始坐輪椅的阿海是我的一位朋友,他的改變由一台站立電動輪椅開始「使用站立電動輪椅之後,生活方便多了,身體也因為多做伸展變得 更好..」

「站立」對傷殘人士的重要性
長期坐輪椅的人,很容易會因缺乏伸展受到肌肉萎縮、血液不循環、壓褥瘡、身驅肥腫、腳腫等問題的困擾。有物理治療師建議,坐輪椅的人應該每日站立3次,每次45分鐘。多項研究發現,站立對傷殘人士健康有很多好處:
- 改善血液循環及身驅肥腫、腳腫等問題
- 減少關節及肌肉萎縮
- 減少肌肉痙攣
- 減少臀部潰瘍及生褥瘡
- 改善腸道功能
- 改善循環系統和呼吸功能
- 改善腎臟及膀胱功能
- 改進/維持骨骼的完整性/骨骼發育
- 有助於減低骨質疏鬆的可能性
- 減輕或防止脊椎側彎
(資料來源: http://www.easystand.com/health-benefits-new/faqs/)

站立電動輪椅 - 傷殘人士的希望
但是對於傷殘人士來說,撐起上身站立其實十分費力,「站立電動輪椅」的出現能輔助使用者站立,輪椅調校至讓用戶近乎站立的狀態,並附有胸帶和膝托輔助起 立,固定站姿,這樣可以幫助使用者下肢伸展,改善因久坐輪椅而造成的肌肉萎縮、壓瘡、骨質疏鬆等健康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提昇用者自信心及自理能力,有 助適應日常生活。現時的「站立電動輪椅」椅身小巧,多個部分能拆卸,方便搬運及存放於車箱
了解產品更多: 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2Fproduct&product_id=593#.VH0WscmzllY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呼吸錯 招肩頸痛

呼吸錯 招肩頸痛

肩頸痛為都市人常見困擾,除了低頭族、坐姿站姿不正確為痛症根源之外,呼吸方式錯誤原來也有影響。註冊脊醫吳澍仁指出,市民若錯用胸式呼吸,即呼吸時「胸 郁肚唔郁」,膊頭向上縮,長時間會使肌肉變得繃緊,繼而引發肩頸痛症。學習使用腹式呼吸法,除可預防肩頸痛外,更可強化腰部肌肉,穩定腰椎,維持正常生理 弧度,也可減輕腰痛。

呼吸人人都會,能否「唞氣」當然是重點,但正確呼吸方法也很重要。註冊脊醫吳澍仁表示,在嬰兒時期會自然以腹部及橫膈膜呼吸,即呼吸時會帶動橫膈膜下壓,腹腔容積減低,壓力增加,腹腔自然會脹起,能拉長前腹肌及側腹肌,亦能刺激盆腔底肌肉,故可鍛煉腰腹肌肉,相關壓力亦為脊柱提供了承托,增加穩定性。
胸式呼吸致肌肉繃緊

腹式呼吸雖然好處多,但大部份人成長後卻未能維持此呼吸方式。吳澍仁指出,受社會風氣影響,例如吹捧要瘦,人人怕「凸腩」,會慣性縮肚,或穿緊身衣服、用 過緊皮帶,「箍住」腰腹便做不到腹式呼吸。姿勢不正確亦有影響,如坐在椅子上臀部滑前或寒背,都會令橫膈膜下降幅度受限,令呼吸模式由腹式變為胸式呼吸, 呼吸時只有胸口起伏。
當感到緊張或過度專注一件事情時,呼吸也會變不規律,如使用手機收發訊息或拍照,會稍為閉氣穩定雙手,之後吸入大量空氣,頻率亦變急促,容易變為胸式呼 吸。吳澍仁表示,胸式呼吸除交換氣量會較腹式呼吸少,因為胸式呼吸需頸部肌肉帶動,久而久之,用胸式呼吸的人士會出現肌肉繃緊情況,肩頸痛隨之而來。

他臨床觀察發現,逾九成痛症病人,尤其是肩頸痛者,除了本身可能是低頭族,同時亦因錯誤呼吸方式,令他們痛上加痛。至於腰痛患者,亦可因為長期使用胸式呼吸,橫膈膜沒有下壓「頂住」腰部,腰部肌肉及盆腔肌肉未有充份使用,肌肉力量不足,令痛症出現。
腹式呼吸其實可以鍛煉,但阻礙腹式呼吸的壞習慣先要戒除,如腰部要挺直,不能寒背。吳澍仁表示,腹式呼吸重點在於輕和慢,「輕吸感受道氣落個肚度,肚脹就係腹式呼吸」,又如嬰孩般仰卧屈髖屈膝,此姿勢可增加腹壓,更易做到腹式呼吸。

何為正確腹式呼吸?

一般人應如何分辨胸式或腹式呼吸?可自行做個小測試。先將雙手分別放在胸口及腹部上方,以平常方式呼吸。吸氣時,胸部起伏較腹部多,或有胸腔上提,或整個 肩膊向上縮起,這就是習慣使用胸式呼吸。相反若腹部脹起,下側邊的肋骨會向外展,胸腔郁動不大,這才是正確的腹式呼吸。

【了解更多】《健康,在於呼吸之間》- 呼吸,只能令你活著,惟有學懂以「丹田呼吸」調適身心,全面啟動身體的自癒力,才是改善高血壓、心悸、哮喘及各種痛症的關鍵!!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2Fproduct&path=0_157&product_id=611#.VH0TvcmzllY

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

打機好「手」不能屈 正視都市人的腕管問題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大行其道,都市人都手握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玩個不停,手腕長時間彎曲,手指則篤、掃、捽輪番上陣,實在年中無休。然而,長此下去日積月累下,手腕、手指麻痹疼痛,軟弱無力,原來是腕管綜合症和彈弓指找上門。

腕管綜合症成因是長時間或重覆使用手腕,而引致腕管內組織發炎或勞損。
「首先手指有些許麻痹,然後手腕無力,或動一動便很快覺得累,嚴重時拇指、食指和中指或感覺疼痛,甚至無法彎曲。」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臨脇導師蘇俊龍指出,由於正中神經控制大部分手指的感覺,一旦長期受壓,便會引發痛症,影響活動能力。

他認為,近年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盛行,不少人使用時姿勢不當,長期彎曲手腕,增加患腕管綜合症的風險,尤其是本身有高危因素的,更要注意,包括:職業要求長時間使用滑鼠,如文員、編輯、教師等,手腕關節不停移動,容易過勞;女性由於腕管天生較細,亦屬高危一群,發病率高出男性3倍多。由於屬慢性勞損,不少人直至手指出現明顯疼痛才察覺患病,延誤治療。

預防腕管綜合症可避免手腕過度屈曲、用力及停留同一位置太久,簡化或改善工序,減少長時間重覆使用手腕,善用身體各部份分擔手腕工作或善用其他工具以代勞,而作為時常機不離手的都市人來說,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當然是減少使用手機

「拉」走痛楚 酸痛BYE BYE


提起伸展運動(俗稱「拉筋」),許多人都認為只是運動前短暫的熱身動作,忽略其重要性及價值,實情伸展運動是一門獨立且專門的技巧!伸展運動其實是指有意識及目標地把肌肉及肌腱拉長,使肌肉內的肌肉纖維得以伸展,從而放鬆肌肉及關節,改善肌肉的柔韌度。

很多人都不知道肌肉是橫跨一個或多個關節的,我們要透過收縮肌肉來牽動關節和骨骼,才能產生肢體動作。假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往往會牽連其他肌肉及關節,逐漸失去各部份原有的功能,繼而出現痛症及其他身體問題。

伸展運動就是一種有效改善肌肉及關節質量的方法,還會為日常生活帶來不少好處:

減少活動受傷的機會
適量的伸展運動能增加關節活動幅度,降低肌肉的繃緊度,減少我們進行運動和日常活動時受傷的機會。
然而過度伸展,或令關節過份柔韌,反而會增加受傷的機會及誘發痛症,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日常「追巴士」及用不正確姿勢搬重物時,當繃緊的肌肉突然受到拉扯而超過它平常的活動範圍時,就有很大機會造成傷害。

改善身體不良姿勢,預防痛症
身體的不良姿勢往往是因為身體柔韌性不足、肌肉過度繃緊所致。因為肌肉的作用是穩定及產生人體姿勢,以及產生動作,假如肌肉之間相互的作用力失去平衡,就 會形成不良姿勢。長期處於不良姿勢下工作就會容易引致關節及肌肉勞損,甚至令神經受壓,引起下腰背痛、坐骨神經痛、頸背痛、手肘痛症和下肢痛等。
我們可以透過適度的伸展運動使繃緊的肌肉得以放鬆,釋放因為繃緊而受限制活動的關節,改善肌肉之間的平衡,讓身體回復良好及標準的姿勢。

改善關節及肌肉的功能
伸展運動可以增加關節的血液及養份供應,幫助肌肉生長、保持肌肉的彈性、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增加關節滑液的分泌——它是人體關節的潤滑劑,使關節活動順暢,大大減低磨損的機會。

紓緩精神壓力
其實過度繃緊的肌肉也會令人產生不舒適的感覺,這大多是由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引致的。當肌纖維受到傷害或疲乏繃緊時,會釋出鈣離子,而鈣離子會令肌肉持續收縮,令周遭較弱或已傷害的肌纖維進一步的受傷,然後再釋 出更多鈣離子……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身心都容易受到負面的影響,所以有效地放鬆繃緊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

長者跌傷治療 年耗20億

Photo: 長者跌傷治療 年耗20億

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自○七年起在沙田區設立十一間防跌診所,為完成治療出院的長者,提供轉介及物理治療康復服務,至今服務超過二千六百人。該學系講座教授梁國穗指出,每名長者因骨折跌倒入院,至康復投入社區,所需醫療開支為十、廿萬元,由於手術創傷及骨折會令骨質流失,他們一年內再次跌倒的機會是百分之五至十。

盼增設社區防跌診所
總結過去十年的防跌工作及經驗,中大認為骨折入院病人可透過復康計劃,能顯著改善行動能力及平衡能力,亦可減少再跌倒風險。而醫管局2008年接獲三萬二千多名長者因跌倒受傷要送院治理,當中近九成屬骨折,用於醫療開支達二十億元。梁指出,康復服務可改善病人生活質素,亦可減少他們再跌倒的風險,期望政府增加資源,增設社區防跌診所及中心。

10分鐘站立復康運動 - 「震震機」
七十歲的羅婆婆因年紀大、平衡力不好,以致多次跌倒,手腳曾三次骨折,「兩個月跌一次,行路行得快都跌」。自從她使用俗稱 「震震機治療」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後,已再沒有跌倒。

市面上的俗稱「震震機」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採用專利電磁技術和音響喇叭原理,能產生4-50Hz的垂直聲波震動,刺激全身肌肉及細胞運動,針對肢體無力及行動不便人士復康運動而設,例如長者或中風後病人,研究顯示,每天使用10分鐘,4週後平衡力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亦有助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協調,防止肌肉委縮,助患者盡快恢復自理及活動能力,「震震機」非入侵性治療,安全無副作用,特別適合中風或行動不便的長者。

產品資料: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filter_name=SONIX&product_id=550#.VGxPeMmzllY

媒體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4oERsp_izw&list=UUuz4N7D929rual-YCNniSeA

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自○七年起在沙田區設立十一間防跌診所,為完成治療出院的長者,提供轉介及物理治療康復服務,至今服務超過二千六百人。該學系 講座教授梁國穗指出,每名長者因骨折跌倒入院,至康復投入社區,所需醫療開支為十、廿萬元,由於手術創傷及骨折會令骨質流失,他們一年內再次跌倒的機會是 百分之五至十。

盼增設社區防跌診所
總結過去十年的防跌工作及經驗,中大認為骨折入院病人可透過復康計劃,能顯著改善行動能力及平衡能力,亦可減少再跌倒風險。而醫管局2008年接獲三萬二千多名長者因跌倒受傷要送院治理,當中近九成屬骨折,用於醫療開支達二十億元。梁指出,康復服務可改善病人生活質素,亦可減少他們再跌倒的風險,期望政府增加資源,增設社區防跌診所及中心。

10分鐘站立復康運動 - 「震震機」
七十歲的羅婆婆因年紀大、平衡力不好,以致多次跌倒,手腳曾三次骨折,「兩個月跌一次,行路行得快都跌」。自從她使用俗稱 「震震機治療」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後,已再沒有跌倒。

市面上的俗稱「震震機」的垂直聲波震動訓練儀,採用專利電磁技術和音響喇叭原理,能產生4-50Hz的垂直聲波震動,刺激全身肌肉及細胞運動,針對肢體無 力及行動不便人士復康運動而設,例如長者或中風後病人,研究顯示,每天使用10分鐘,4週後平衡力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亦有助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協 調,防止肌肉委縮,助患者盡快恢復自理及活動能力,「震震機」非入侵性治療,安全無副作用,特別適合中風或行動不便的長者。

產品資料: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product%2Fproduct&filter_name=SONIX&product_id=550#.VGxPeMmzllY

媒體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4oERsp_izw&list=UUuz4N7D929rual-YCNniSeA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上落樓梯口訣----好腳上天堂, 壞腳下地獄




初用枴杖的人,都好迷茫,特別上落樓梯,到底如何使用才是適合?曾有一物理治療師告知一有趣口訣,可分享給大家,助更易記得。這口訣便是:「好腳上天堂,壞腳下地獄」

「好腳上天堂」- 通常好腳的一側,同時也是手執枴杖的一側,即如右面是好腳,右手便手執柺杖。上樓梯時,好的一側手應拿起柺杖,先放在於上一層階級,然後好腳跨上,最後才把無力一側的腳帶上階級。

「壞腳下地獄」- 下樓梯的話,好的一側手便要把枴杖放在下一層階級,無力的腳先邁下一級,好的一側腳再向下踏去。
 

詳情可見附圖。

想知道更多有關使用助行用品柺杖的資料,可瀏覽下以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RA19Z8CZA&list=UUuz4N7D929rual-YCNniSeA&index=22&feature=plc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kk-jET_Xo&list=UUuz4N7D929rual-YCNniSeA&index=21&feature=plcp

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步步留神 「糖尿腳」的預防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雖然在現今社會,只要小心控制血糖就不會引致即時死亡,但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有很多,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而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 卻是「足患問題」,世界各地更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足部潰瘍而最後需要截肢,如前甘草演員蘇杏璇女士生前亦曾截腳趾保命,可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護理問題實 在不容忽視。

糖尿病與「糖尿腳」
糖尿病會影響血液循環及損害神經系統。由於足部離開心臟比較遠,血液流到雙足亦相對慢,一般腳傷亦需要較長時間癒合;糖尿病患者的感覺比較遲緩,故當他們發現足部有潰瘍或壓瘡時,可能已經十分嚴重。初期的損傷可能只是由一些在鞋裡的細微砂石或皮鞋太窄所引致。若情況不能控制,甚或細菌感染,到無法治療時,醫生便會考慮截肢了。

85%的截肢可以預防
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指出,85%因糖尿足而引起的截肢是可以預防的,除了日常控制好血糖,更要關注足部護理。穿著不合適的鞋會令足部壓力過大及增加受損的機會,誘發潰瘍,因此糖尿病人對穿鞋有特別的需求:
•糖尿鞋內需要有足夠的足趾活動空間,以免造成壓力或磨損
•需以皮革或其他適合料製造,增加透氣度
•內籠需為無縫設計以減少摩擦
•需有可拆式鞋墊,並在拆走後留有最少3/16"的空間以放置矯正鞋墊
•黏貼或鞋帶等閉合的設計
•內有Plastazote患糖尿病專用的軟墊

健康講座 – 糖尿病與足部護理
世界糖尿病嘉年華2014將於本星期五,六,日一連三天於荃灣荃華街悅來坊商場地下舉行,嘉年華節目包括: 免費篤手指驗血糖,量血壓,BMI,另外更設有不同的健康講座,除了飲食控糖等主題外,今年更設有「糖尿病與足部護理」講座,屆時將會詳細介紹糖尿病患者 的足患問題及護理方法,深入淺出地幫助大家正視「糖尿腳」的問題,座位有限,報名從速,報名熱線: 8106 1088,網址: www.aod.org.hk

2014年11月13日星期四

糙米「懷孕」 = 新一代「控糖」營養米?

糙米「懷孕」 = 新一代「控糖」營養米?



舊同事阿光說她女友最近驗上有糖尿病,數字頗高,她很緊張,經常上網找食物的升糖指數,外出飲茶,由白米飯皮蛋粥珍珠雞至腸粉都嚴戒,但偏偏她以往是無飯不歡的,有時他也為她感到難受。

其實糖尿病人並不一定是少吃米飯的,日本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便在市場推出一種名為肧芽糙米的食品,不但升糖指數低,且高纖,營養價值極高,尤其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在日本市場大行其道,近十數年亦開始受科學家注目,多了許多有關的研究。

這種糙米的秘密,在於它再發芽過程──它原 先只是一般的糙米,但在一定溫度下,糙米就像「懷孕」一樣,開始發芽,孕育新生命,原本沉靜的酵素經過充分活化與生物轉換作用,許多營養素都比前激增,包 括食物纖維(幫助腸胃蠕動)及許多微量礦物質(鎂、鈣、鉀),另外有益腦部血液循環的GABA增加十倍之多,有抗氧化作用的IP-6也大增;發芽了的米, 蛋白質亦變得更易吸收,可以減低敏感及發炎風險。

更重要是,肧芽糙米的升糖指數只有55,屬低升糖指數食物。相反白米的升糖指數超過80,肧芽糙米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研究更發現,糖尿病人食用肧芽糙米六周,血糖可大減11%。另一研究,老鼠食用五周後,血糖、總膽固醇及壞膽固醇量分別減少達23%, 31% and 45% 。

肧芽糙米口感還比白米好,但有些烹調竅門:1)煮前最好先浸泡半小時;2)米與水的比例為:1比1.5。

想知道更多有關肧芽糙米的研究資料,可參考: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29503/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51059/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

鼻鼾小學生 四成升中仍持續

鼻鼾小學生 四成升中仍持續

慣性打鼻鼾或是睡眠窒息症徵兆,不能輕視。廣華醫院一項研究發現,四成在小學階段有慣性打鼻鼾的學生,升上中學後仍有同一問題,逾九成被追蹤的青少年,睡眠時間更低於國際標準下限。

廣華醫院追蹤二千多位青少年的睡眠習慣,發現四成在小學階段有慣性打鼻鼾的學生,升上中學後仍有同一問題;近一成小學時沒慣性打鼻鼾的學生,到中學時卻出現慣性打鼻鼾。

研究又指,逾九成被追蹤的青少年,睡眠時間低於國際標準下限。廣華醫院兒科主管吳國強稱,青少年的睡眠時間短、質素差,將影響專注力,並導致日間嗜睡,影響身心發展,長遠更可能影響智力。他說,研究發現男性、高體重指標(BMI)及患有鼻敏感,是增加青少年持續及偶發打鼻鼾的三大風險。

要改善子女鼻敏感問題從來都是家長們經常遇到的難題,由於服用其他鼻敏感藥物時,往往會衍生副作用,服食抗組織胺劑又可致昏睡及口乾,影響日常學習;使用 類固醇鼻噴劑會令鼻部灼熱、乾燥及喉部不適,家長們又會擔心副作用;服食解充血藥若持續數星期可引致「反彈」效果(即停藥鼻黏膜會快速腫脹),有人說一些 偏方可增強免疫力,家長又即不惜功本購買服用,但效用往往未見明顯。

近年外國推出一種光療法,研究發現有助紓緩鼻敏感症狀。利用納米紅光線管所產生之熱能,照射鼻腔內的黏膜組織,局部加熱鼻腔,達至溫熱及收乾鼻水的效用, 促進鼻腔血液循環,舒解鼻敏感症狀,包括喉嚨、眼睛、耳朵、鼻腔痕癢,及流鼻水、流眼淚、打噴嚏、頭痛等症狀。每日早晚使用光療儀三次,十四天後,72% 人會感到鼻敏感症狀有所紓緩。

由於九成有睡眠窒息症的人都會打鼻鼾,他們睡眠時的血液內含氧量下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心跳就會加速,長期可導致血壓上升,並增加患心臟病和糖尿病風 險,影響實在不容忽視。家長應安排子女每天運動最少一小時,防止肥胖,如果發現子女有打鼻鼾,就拍攝情況並盡快求醫,另一方面更是著手改善子女鼻敏感問 題,以免增加其打鼻鼾的風險。

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

三成半糖尿患者認知不足


三成半糖尿患者認知不足

































本周五是「世界糖尿病日」,香港糖尿聯會一項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者只以「篤手指」監測血糖,當中三成半人不知自己的糖化血紅素(HbA1c)水平。事實上,五成七的受訪者糖化血紅素超標,反映患者認識仍不足。
聯會於二○一二至一四年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五百二十五名糖尿病患者,多達五成七受訪者糖化血紅素超標,長期的血糖控制仍欠佳,情況令人憂慮。聯會主席李家輝指出,糖化血紅素能夠反映患者過去兩至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預測糖尿病併發症出現的可能性,糖化血紅素的理想水平為百分之六點五或以下,每下降一個百分點,下肢截肢、心肌梗塞及中風的風險,分別降低四成三、一成四及一成二。

要有效防控糖尿病,必先從生活習慣開始。除了定期監測血糖值以外,還要重點留意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一般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後會進入血液,轉化速度越快,血糖飆升越快。

據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分析,我們日常食用的白米屬於高危一族,GI高達95,對糖尿患者的影響極大。新型胚芽糙米則是患者的較佳選擇,研究報告指出,胚芽糙米含豐富不溶纖維,能抑制葡萄糖吸收;GABA胚芽糙米含有天然抗氧化劑IP-6,能減輕氧化壓力同時保護胰島細胞免受破壞,刺激分泌生長因子,以胚芽糙米取代白米確可助控制血糖水平。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美國CBN新聞特輯-----椰子油對付柏金遜症及肌肉硬化症

美國CBN新聞特輯-----椰子油對付柏金遜症及肌肉硬化症


 




















個案一:Steve Newport
他是一位會計師,但2001年當他51歲時卻發現患上腦退化症,計數開始感到困難,經常錯數,記憶力大減,短短五年間,他已不能工作了,但食用椰子油後, 頭2周:他已感到「 腦內的燈掣著了!」風趣的性格又出現了,走路回復正常,可以閱讀了,甚至可以幫手剪雜草。頭一個月:可以繪畫複雜的圖畫了一年前無法辨認的親人可以重新記 得了,眼神不再呆滯,可以從容與人對話。

個案二: Sam Stout
他七年前被診斷患有柏金遜症,本來病情日益變差,但五個月前,他開始食用椰子油,他的健康開始有很大改變:他三年以來不能執筆寫字,現在可以寫信;他可以打蛋搗碎芝士;可以很好的平衡自己;頭腦也變得清晰了。

個案三: Butch Machlan
他五年前患上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 自食用椰子油以來,他以前無法拿起玻璃樽,現在可以拿起,並能握緊;雙腳也比前強壯了;膝蓋力量也改善多了。

想知道椰子油如何改善以上三個案的人生,大家可以瀏覽以下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fGiiYU4qM
https://www.facebook.com/medimart.hongkong/photos/a.253900218001260.68761.123063011084982/756137021110908/?type=1&theater

濕疹病人的類固醇恐懼症

濕疹病人的類固醇恐懼症


 






















香港人對「類固醇」沒有甚麼好感,有些病人或家長甚至感到恐懼,原因是被它們的副作用所嚇怕。類固醇其實是「皮質類固醇」的簡稱,是人體必須的賀爾蒙,由 人體的腎上腺製造和分泌,所以適時適量地使用類固醇,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相反,若長期使用高劑量的口服或注射式的類固醇,便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 水腫、腎上腺及肌肉萎縮等嚴重副作用。

濕疹為一種慢性復發性皮膚炎,炎症導致患者皮膚痕癢。外用類固醇是治療濕疹的第一線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身體的炎症反應,紓緩症狀及控制濕疹發作。醫生會按病人濕疹的嚴重性及發病的位置,處方不同種類和劑量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此外,醫生亦會根據病人的情況決定何時停藥,有需要時須於症狀好轉後逐步降低劑量,或間斷性維持使用數周低劑量的外用類固醇藥膏。

不少病人或其家長,因過份憂慮使用類固醇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而過早停用或完全不敢使用,最終令病情受到拖延,甚至惡化。當然,長時間不當使用外用類固醇藥 膏 (即沒有按濕疹的嚴重性及發病的位置來決定使用劑量及時間),亦有機會出現皮膚變薄、皮下血管擴張及白內障等副作用,所以切忌自行於坊間胡亂購買及使用外 用類固醇藥膏。總括來說,只要依照醫生的指示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仍然是醫學界公認的安全性高而有效的治療濕疹方法。

最近本港亦引入一款意大利HyperOil護理油,針對皮膚敏感(尤其細菌及病毒引起之感染:濕疹、牛皮癬等)及傷口處理非常有效,成分由楝樹 (NEEM)及聖約翰草(St. John's Wort)兩種植物提鍊,不含類固醇及香料,有機會成為濕疹病人的新希望,類固醇藥物以外的一種高效藥油。

輪班工作逾10年很傷腦

輪班工作逾10年很傷腦


 














研究今天指出,從事輪班工作10年以上的人,可能會出現腦力與記憶喪失的情況,這份研究同時警告這類高風險工作的安全隱憂。 根據這篇發表在「職業與環境醫學」(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期刊的研究,大腦功能的影響可以回復,但可能得要至少5年時間。 這是凸顯輪班工作危險性的最新研究。

由於輪班工作會打亂生理時鐘,先前研究認為和潰瘍、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有關,但學界對於大腦功能的影響則少有探討。 研究人員分別在1996 年、2001年與2006年,測驗法國南部各類部門3000多名現任或退休員工的長期與短期記憶、大腦處理速度與整體認知功能。 研究對象約有半數從事輪班工作,研究人員比較兩組幾次的測驗結果後發現,輪班工作和「慢性的認知功能損害」有關。 研究說,從事10年以上輪班工作和認知損害的關聯性更為強烈,相當於早了6.5年和年齡有關的腦部退化。 數據也顯示,「在離開輪班工作後,認知功能需要至少5年才能恢復」。

研究:多喝牛奶無助健康反早死?

研究:多喝牛奶無助健康反早死?















醫師總說,多喝牛奶可以強 健骨骼、有益健康,然而「英國醫學期刊」(BMJ)今 天發表的1項以瑞典人為對象的研究顯示,大量飲用牛 奶不僅較早死亡,女性更容易發生骨折。 研究人員表示,兩者間的關聯或許純屬巧合,因此 有必要展開進一步研究,但這項發現可能引發有關建議 消費更多牛奶的質疑。 瑞典研究團隊分別對6萬1000名年齡介於39至74歲 的女性,以及4萬5000名45到79歲的男性展開約20年及 11年的追蹤。

這些志願參與研究者將自己的飲食及 生活型態、體 重、抽菸習慣、運動頻率、教育程度及婚姻狀況等細節 提供給研究人員。 在這項漫長研究快要結束時,受測者中有2萬5500 人死亡、2萬2000人曾經骨折。 研究指出,攝取更多牛奶並沒有降低骨折的風險, 反而「可能與較高死亡率有關」。 根據研究,每天喝至少3杯牛奶的女性,在10年期 間死亡率是千分之180;相較之下,不計牛奶攝取量的 女性死亡率則為千分之126。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研究共 同執筆人麥可森(Karl Michaelsson)告訴法新社,那 些每天頂多飲用1杯牛奶的女性,死亡率是千分之110。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糖尿患者容易皮膚乾燥老化?



糖尿患者容易皮膚乾燥老化?


 
















母親的朋友阿燕近年經常感到皮膚痕癢,以為患上皮膚炎,買了許多止痕膏塗擦,一直不見成效,後來看醫生才知道自己原來是糖尿控制不善,引致皮膚問題。

糖尿病原來會引起皮膚乾燥痕癢,到底原因何在?
美國糖尿協會的報告便指出,三成糖尿患者都患有皮膚綜合症,出現皮膚乾、痕癢的問題。

其實個中原因是由於糖尿患者的體內血糖過高,身體會從組織抽出水份,以中和過高的血糖,引致組織出現乾燥及痕癢;另外亦有可能是糖尿患者血管組織長期受過 高血糖損壞,血液迴圈因而變差,有些組織,尤其位於是遠端的足部,很容易受真菌或細菌感染,出現過敏性痕癢;另方面,過高血糖亦會破壞皮層下的膠原組織, 加速皮膚老化,會變暗啞偏黃。
當皮膚出現乾燥痕癢時,表皮的防衛層便會遭到破損,更易造成水份流失,及造成敏感或感染,惡性循環之下,情況會愈變愈差。

比利時近年出了一些專為糖尿及皮膚特幹人士而設的潤膚霜,內含CM-葡糖化酶可作為免疫刺激劑,加速表皮的修復,亦會于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低損傷機會,同時促進皮膚傷口復原;最重要的是它內含一重神經縮氨酸L-肌肽,可抑制蛋白質糖化,避免糖尿病惡化。

研究發現,十七位糖尿病人每日使用,一周後皮膚乾燥的情況明顯改善。
另一研究,二十位糖尿病人每日使用兩次,沒有使用特潤霜的人士,兩周後,皮層屏障受損,亦出現色澤變黃。相反使用藥膏者的皮層屏障郤得以修復,其後兩周更有效生長出真皮層新細胞。

秋冬季節,糖尿或皮膚特幹人士,免受皮膚痕癢老化之苦,不妨試試這特潤的深層修護乳霜。

文獻參考資料:
http://www.naqi.com/gr/products/diabetes--dry-skin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脫癦痣須謹慎 提防變皮膚癌

脫癦痣須謹慎

近年在美容熱潮下,不少嫌棄自己臉上有痣或癦人士,會在美容院脫痣脫癦,原來這是十分危險的事,因為無論痣或癦,都是腫瘤一類,在性質未明前胡亂接受甚麼 激光脫癦脫痣治療,或有機會引致惡性細胞擴散,後果極其嚴重。如何正確處理癦和痣?今期由整形外科醫生金永強為大家解釋。

醫學上沒區別
養和醫院整形外科中心主任金永強解釋癦和痣如何形成,「皮膚分為表皮層及真皮層,色素細胞多位於在外皮及真皮層中間的外皮基底層。人的皮膚顏色是由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粒子數量決定,黑人較多,白人較少,黃種人在兩者之間。如黑色素細胞聚集過多就會形成良性腫瘤的痣或癦。」

癦和痣有何分別?金醫生說:「大家多數將體積細、不太凸起、不太厚身的就俗稱為癦;範圍較大、體積較大的就稱為痣,年幼便出現或出生便有的,就俗稱為胎痣。其實兩者在醫學上沒有區別,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組織完全一樣。」

有無根外觀難鑑別
癦和痣有各種不同形態,有些較凸出,有些長出毛髮,有些不太凸出,都是同一類嗎?

金醫生解釋,一般人對癦和痣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凸出和不凸出,有根或沒有根,這只是由於它向皮膚外生或向皮膚內層生長。而從外觀上鑑別癦和痣,難以分辨 哪些有根、哪些沒有根,所謂無根即色素細胞只影響至表皮層,或交界層,而有根的即影響深入真皮層。大多數患者想脫的癦或痣,多數有根。

深淺源於黑色素
為何有些癦或痣較深色,有些較淺色呢?
金醫生說:「癦和痣都是色素細胞聚集過多形成,內裏的色素粒子數量亦各有變化。若癦的色素粒子不太多,便較為淺色。白人的癦或痣大多數和皮膚顏色相近,因為裏面只有少量的黑色素。黑人雖然亦有癦,但在黑皮膚上更難察覺。」

應由醫生處理
既然癦和痣有機會是惡性,因美容原因而計畫脫癦或痣人士應如何處理?

金醫生說,脫癦或痣屬外科手術,不應由非醫護人員處理。病人應見專科醫生如皮膚科或整形外科,一般具經驗的專科醫生,從臨牀檢查中能分辨性質,準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有懷疑應切除進行病理化驗。

「而亞洲人常見的基底層惡性瘤,外表像一粒癦般,呈黑色,如患者不知情而胡亂接受美容院的激光脫癦治療,有機會引致擴散。過去就有外科醫生接獲美容院脫癦後發現是皮膚癌個案。」金醫生說。

提防變皮膚癌
有傳突然出現的癦或痣,有機會是惡性腫瘤,例如藝人謝霆鋒年前在左側頭皮出現不尋常色斑,最後發現是黑色素瘤而需要切除。我們需要提防癦或痣病變嗎?

金醫生說:「癦和痣是黑色素細胞增生,簡單來說是黑色素細胞良性腫瘤。癦和痣的確有機會產生病變,成為惡性腫瘤,即皮膚癌。」

如何分辨是良是惡?如果癦、痣或色素深的皮膚破損,或發覺開始有變化如短時間內變大,周邊界 不規則、變厚、破損後難以痊瘉、出血、色素加深,都有機會是惡性皮膚病變徵狀,要見專科醫生檢查清楚。」

不過他補充:「一般細小的癦病變機會低,毋須擔心,但如有家族性皮膚癌,或曾患皮膚癌,或容易曬傷及經常曬太陽,就要特別小心。」

激光須多次療程
以激光脫癦或痣,術後是否沒有疤痕?金醫生說激光屬低創傷性治療,但不一定無疤。激光治療並不是適合所有癦和痣,例如一般面積較大的痣就不適宜做激光,如 堅持用激光治療,要十至二十次療程;如根深,可能最後只有七至八成效果,亦有部分堅持用激光治療病人經多次療程後效果未滿意,最後都是以外科手術切除。

太田痣因是色斑的一種,面積雖大,覆蓋半邊臉,也適合做激光治療,大約六至十次療程。每次治療後皮膚會有輕微結痂,一星期才痊瘉。

九成適合手術切除
如經專科醫生鑑別沒有惡性風險,可以選擇哪些方法脫癦或痣?金醫生指可以用激光或手術切除,但九成 或痣個案都是以手術切除,只有大約一成較薄、細小及沒有根的可以多次激光處理。

「細小的癦和痣以外科手術切除後,創傷範圍細,疤痕都會細小。如是一大塊痣,創口疤痕會較大。術後是否可以完全無疤?因人而異,每人的皮膚反應不同,亦要視乎位置及大小。」 金醫生說。

手術以局部麻醉形式進行,術後皮膚上有縫 ,會以細小的肉色膠布掩蓋,而皮膚裏亦有溶 。術後病人可以正常上班,表面的縫 於七至八天後拆除。

為何不裏外都用溶 ?金醫生解釋溶 在溶解過程中或會引致輕微發炎,故只用在皮膚裏面,外面用幼細須拆除的縫 ,疤痕會較少,術後效果更好。

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

您想投身健康產品行業嗎?

您想投身健康產品行業嗎?
自己投身健康產品的銷售行業已十年有多了,老實說,自己是愈做愈投入的,記得開頭時,要驟然學習這眾多的公司產品,及它們相關的病理知識,確是有點吃力的,但可能這些知識都是很貼身很實用的,幫到自己之餘又可以幫到身邊朋友,所以愈學愈感趣味。

例如我會知道自己腿痺,並非是腿有事,原來是自己患上坐骨神經痛,又知道除了看醫生外,自己又可以做些用些甚麼,有效幫到自己;例如大伯娘皮膚痕癢,我會知道可能與她的糖尿病有關,介紹了她搽了一些專用的潤膚霜,果然便好了許多了。

前天,我們九龍區一店舖的男主管事更開心,獲得一位客人來信感謝他,信中道:
「該職員態度有禮,專業,本人在店內逗留了一個半小時有多,同事除解釋該部超聲波機用法外,還教導本人有關肌肉腶練方法,其他關於足底筋膜炎的相關知識, 及其他產品。本人感謝有相同事提供的貼心服務,作為一個病人,有時對自己所患之病的相關知識有限,而同事復康範疇方面知識豐富,有高於水準的服務,最後本 人亦買了該部超聲波機。」
這位主管私下對我說,收到這封信,感到的滿足感,真是金錢或其他東西也不能比擬的。
您是否也如我們一樣,對健康行業懷有熱忱呢?我們很歡迎您的加入,等著您!
有意請CLICK入以下網頁:
http://www.medimart.com.hk/index.php?route=common%2Fpages&page=1_2

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科研証實 五大椰子油效用

 科研証實 五大椰子油效用

近年椰子油的益處開始被廣泛關注及推廣,外國亦陸續發表許多有關的文獻、著作及報告,証實棷子油的效用,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項:

1) 內含脂肪酸有益血管及腦部
椰子油內含中鏈脂肪酸(MCTs), 是一種極易被人體消化分解的能量,它可經肝臟分解成能量,產生Ketone。 2006年外國文獻己証明,Ketone可改善中度腦退化症的病情。...
可參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123336

2) 改善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發現,椰子油可降低總膽固醇及低密度水平,長遠可減低心臟病發風險。世上有兩大民族---Tokelauans(居於南太平洋附近)及Kitavans(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土著)都食用大量椰子油,學者亦証實他們患上心血管問題的比率相對較其他民族為低。
可參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329324

3) 有助控制體重
椰子油中含有六成的中鏈脂肪酸,較其他食油更能燃燒能量,每日食用15至30克的中鍵脂肪酸,可增加每天多消耗百分之五的熱量,即大約120卡路里。,研究發現,40位有中央肥胖的女人,每天服用30ml的椰子油丸,12周後明顯可改善她們BMI及腹部的圍度。
可參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437058

4) 有防菌消毒之效
椰子油中含月桂酸(lauric acid) ,可對抗病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蟲,用以塗搽皮膚,亦有防菌消毒之效。
用「油抜」方式潄口,即每天用棷子油含在口中15至20分鐘,然後吐出,棷子油有效分解口腔內的細菌膜,有助防範牙齦炎及口氣。
可參考:http://www.jisppd.com/article.asp?issn=0970-4388%3Byear%3D2008%3Bvolume%3D26%3Bissue%3D1%3Bspage%3D12%3Bepage%3D17%3Baulast%3DAsokan

5) 保濕防紫外光
研究發現,不論是皮膚或頭髮,椰子油都有極佳的保濕及滋潤功效,而且,椰子油的防曬防紫外光功效高達20%, 媲美市面上的防曬用品。
可參考: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279374

更多參考資料:
http://authoritynutrition.com/top-10-evidence-based-health-benefits-of-coconut-oil/

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

「食極唔飽」只因睡眠不足? 還會有大肚腩!

「食極唔飽」只因睡眠不足? 還會有大肚腩!

胃口似「小林尊」,整天都想吃,吃飽後又很快肚餓…若果不是肚裡生蟲,就可能因為睡眠不足!

眾所周知,肥胖與暴飲暴食和缺乏運動息息相關,然而,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肥胖,你又知道嗎?

睡得少 肚腩大
調查顯示,每日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腰圍會較有充足睡眠者為粗,身型亦會較為肥胖。衛生防護中心亦曾警告,持續睡眠不足不但有機會損害記憶力和增加患上精神病的風險,還會帶來肥胖問題。

「為食」取決於瘦素水平?
醫學界近年發現,睡眠不足會使控制食慾的荷爾蒙——瘦素(Leptin)水平下降,令人更愛吃高熱量食物,而且身體會出現「越想睡,就越想吃」的情況。

另外,睡眠不足亦會令脂肪代謝、糖分代謝和胰島素分泌的速度減慢,所以說睡眠不足會引致肥胖不無道理。

想晚上睡得好,即睡眠時間長和睡眠質素高,改變飲食習慣有一定幫助。進食含豐富維他命B雜的食物,有助安撫神經,也能促進睡眠質素,例如維他命B1有助消除疲勞;維他命B6則能減緩焦慮不安的情緒。

豐富維他命B的食物有:雞肉、豆類、麥包、麥皮、香蕉、深綠色蔬菜、乳酪、牛奶等。

晚餐謹記不要吃得過量,還要注意油炸食物、肉類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身體處於過度興奮狀態,變得「眼光光」度過漫長夜晚。

此外,睡前可以喝1杯熱牛奶,因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和色胺酸,可以放鬆肌肉,有助安眠。

儘管睡眠不足如此普遍,不過卻經常被都市人輕忽以待,一於今日開始就跟隨「睡得好」飲食建議,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發個甜夢,精力充沛地迎接每日的挑戰,並擁有健康的身體和享「瘦」吧!

食朱古力可以降低中風風險?

食朱古力可以降低中風風險?

先前就有許多研究指出,適量食用巧克力不只能讓心情愉悅,還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英國「每日郵報」(Mail Online)報導,一份瑞典的大型研究發現,食用巧克力可大大降低女性中風的風險!不過這個研究計畫的主持人,挪威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拉爾森 (Susanna Larsson)博士說,雖然研究發現巧克力中的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可降低血壓,進而降低中風的機率,但這個理論尚未被實證是否真能應 用到生活上。因此,想要預防中風,建議民眾還是得靠控制血壓、戒菸酒、多運動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為主。

這份研究被引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上,該研究以3萬3千名49至83歲的瑞典婦女為觀察對象,自1997年起花費10年的時間發現一個結果:每週攝取巧 克力超過45公克的女性中風機率為千分之2.5;每週攝取巧克力小於8.9公克的女性中風機率增高到千分之7.8。也就是說,這個研究結果說明了食用越多 巧克力的女性,較那些少吃巧克力的女性中風的機率還要來的低,且研究中強調,食用黑巧克力更有顯著的效果。

拉爾森博士指出,中風起因於腦部血管的損傷,造成患者死亡或是失能,對65歲以上的民眾而言極具威脅性。拉爾森博士強調,雖然研究結果證明食用巧克力或許 對降低中風機率有所幫助,但還尚未驗證可以適用於日常生活中,且食用過量的巧克力對身體也是一種傷害。若真想降低中風的機率,建議民眾必須要控制好自己的 血壓、戒掉菸酒、多運動、均衡攝取飲食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有幫助的。

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真實個案----中風癱瘓的病人也可以行動自如!!WalkAide

真實個案----中風癱瘓的病人也可以行動自如!!

他叫DAVY,是位越南退伍軍人,亦是中風病人。中風後他無法再正常走路,最大問題是經常跌倒,就算在自己家中走動,都提心吊膽,害怕自己會跌倒受傷。

太太ELAINE說:「他曾跌倒,大腿受傷,跌倒後,他的行動變得更緩慢了,曾有段時間患上很嚴重的抑鬱症。」

中風令DAVY無法正常行走,限制他的社交生活,昔日的親友也漸漸疏離了。

幸好後來,透過治療師的轉介,他認識及試戴了一款嶄新的電子刺激腳套儀,助他可以離開輪椅,重新自如地行走,走路頓時變得輕鬆又自在,太太ELAINE也 不用害怕他跌倒了!!最重要的是,他尋回久違了的自由的感覺,不用再受到身體局限影響他的社交,甚至可以享受與太太ELAINE並肩而行「拍拖」滋味 了!!

到底這電子刺激治療法,為何可以助DAVY帶來這奇蹟般的改變?大家可以CLICK入以下短片,追踪DAVY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BKa-5kRss&feature=youtu.be

同時間,對這電子刺激治療法有多年臨床經驗的美國華人物理治療師Vernon Kwan會於10月12日來港,出席演講一個關於足下垂的座談會,會上Vernon將分享多年來通過嶄新電子矯正器處理足下垂的臨床經驗及成功個案。屆時 更有香港的用家現身說法,以患者角度細說電子矯正器為他們帶來的改變。會上更設有電子矯正器體驗環節,有興趣人士可即場試用。
講座查詢熱線:3107-7765
講座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medimart.hongkong/photos/a.253900218001260.68761.123063011084982/769463216444955/?type=1&theater

2014年9月11日星期四

Beurer博雅 健康之家,唯有博雅

博雅於1919年成立,擁有近百年歷史,作為德國健康生活用品的領導品牌,博雅一直堅持「健康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的信念。

博雅透過研發嶄新技術,自行生產超過120款產品,當中包括:霧化器、血糖測量機、電子血壓計、體溫計、電暖墊、按摩器具、
電子磅及運動心率錶,務求提升用家的居家保健質素,締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博雅一直與知名學府及國家級研究所保持合作,各項產品在推出市面前進行多次安全性和準確度測試,經過臨床醫學實驗,取得歐盟CE認證單位的許可,以嚴謹的檢測制度為消費者帶來最佳的產品。

博雅的產品遍佈世界各地,其專業形象備受推崇,使博雅成為健康生活商品的首選。

Orginially everything at Beurer revolved around comfort heat - today Beurer leads the European market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It all started in 1919 in Ulm, German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7NzPKMkzWw&feature=youtu.be

真實個案----腦痙攣的小女孩一樣也可以自由奔跑!!

她叫ZOEY, 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可惜,當她29周出生時,醫生已告訴她母親,她的腦部受創關系,左邊身不受控,日後亦會影響她的行走。

「平日她經常跌倒,與姊姊玩耍時,她永遠追不上姊姊的步伐,很易累。我每次看到後都很難過。」她母親說道。

「她可以行走,但走路時腳掌提不起關系會拖腳,受腦痙攣影響,她不能好好掌握走路時起動的時間,很容易會向前跌,尤其當她飛跑時。」

ZOEY的媽媽為了解決女兒走路的問題,嘗試過帶她試用固定式的矯形套,母親每次為ZOEY買鞋都要買兩對,好湊夠一隻大一隻小,方便左鞋可以放入腳套。由於腳套是硬膠製的,高至小腿,ZOEY穿時不太舒服,又易出汗,ZOEY因而不大喜歡穿著。

後來,透過治療師的轉介,她們試戴了一款嶄新的電子刺激腳套儀,走路時既輕鬆又舒適,最重要的是,ZOEY不用害怕跌倒了,她可以一如普通小朋友一樣,在後園跑跑跳跳,追追逐逐,外表看來,完全不像是患有腦痙攣的小朋友!!!她的母親提到ZOEY重大改變,也不禁感觸落淚。

到底這電子刺激治療法,為何可以助ZOEY帶來這奇蹟般的改變?大家可以CLICK入以下短片,追踪ZOEY的故事。

同時間,對這電子刺激治療法有多年臨床經驗的美國華人物理治Vernon Kwan會於1012來港,出席演講一個關於足下垂的座談會,會上Vernon將分享多年來通過嶄新電子矯正器處理足下垂的臨床經驗及成功個案。屆時更有香港的用家現身說法,以患者角度細說電子矯正器為他們帶來的改變。會更設有電子矯正器體驗環節,有興趣人士可即場試用。
講座查詢熱線:3107 7765 / 3107 7765
講座資料: